本报北京9月25日电正在北京举办的第十二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9月24日至29日),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8年发起的。
竞赛主要是测试选手的计算机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每届竞赛共有两次比赛,每次5小时。选手要在5小时内编出3个程序,即解出3个题目。根据日程安排,本届竞赛中的两次比赛分别于9月25日和27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届竞赛将在来自70个国家和地区的274名选手中评出约23块金牌、46块银牌和70块铜牌。
每一支参赛队可派出4名选手和两名领队参加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本次竞赛是历届竞赛中参赛国家和地区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竞赛。
据悉,开赛半小时后,所有比赛试题将在信息学“奥赛”官方网站www.ioi2000.org.cn公布,供全球计算机爱好者解答。另据竞赛国际委员会透露,从明年起,将不再使用DOS平台,而使用Linux作为竞赛平台。
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nter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简称IOI。第十二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也叫IOI2000。
按照惯例,每一届竞赛要有自己的标识。本届竞赛标识的基本创意是象征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信息技术和谐相处。IOI三个字母分别由变形处理后的华表与具有中国书法意味的圆组成。华表是中国古老的图腾,中国从汉代(距今2000多年前)就开始使用华表的造型,华表总是成对出现,它象征照权威与公正。圆是天圆地方,有一笔画出一个圆(天下)之意,顺时针旋转,虚实相生,好像是一个时空隧道,其中暗含传播之意,象征信息世界是一个讲求良好沟通的世界,良好沟通也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精髓之一。奥林匹克的发祥地在希腊,因此,在华表柱子的处理上增加了两条竖线,看起来与雅典神庙的柱子保持了相关性。
上半部的红色象征热情;下半部的蓝色象征天空。
代表“I”的华表和代表“O”的时空隧道紧紧联系在一起,象征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信息技术和谐相处。本标识由IOI2000艺术总监、北京大学张浩达主持设计。